1 范围
JB/T 11783的本部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附件传动系统用带、带轮和张紧器的产品分类、型号编制规则和技术要求,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道路车辆、农用拖拉机和林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柴油发电机组、排灌机械等内燃机用附件传动系统,正时传动系统除外。对其他行业用传动系统的带、带轮和张紧器,只要制造厂和客户商定,也可对本部分作适当修改后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31.1 带传动术语 第1部分:带传动基本术语
GB/T 6931.2 带传动术语 第2部分:V带和多楔带传动术语
GB/T 10412 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
GB/T 11357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GB/T 11545 带传动 汽车工业用V带 疲劳试验
GB 12732 汽车V带
GB 13552 汽车多楔带
JB/T 10859 滚动轴承 汽车发动机张紧轮和惰轮 轴承及其单元
SAE J 2436 附件传动装置张紧器测试标准(机械旋转型)[Accessory drive tensioner test standards(mechanical rotary type)]
3 术语和定义
GB/T 6931.1和GB/T 693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联组V带powerband V-belt
多根V带通过高强度的顶层织物连成一体,以满足大功率和高配组差要求的传动带。
3.2
配组差 matching tolerance of multiple V-belts
多带成组传动时,同组V带长度的最大允许误差。
3.3
基准长度 datum length
传动带在特定带轮宽度位置处的周长。
4 带
4.1 V带
4.1.1 分类
4.1.1.1 型号
V带按截面尺寸分为AV1O、V10、AV13、V13、AV17、V15、AV22、20A、A、AX、B、BX、C、CX、XPZ、3VX、XPA、XPB、5VX、XPC及并联带2/AV10、2/AV13、2/AV15等型号。
4.1.1.2 标记
V带标记按下列顺序的数字和字母来表征:
a)第1组字母表示型号。
b)第2组数字表示有效长度[单位为毫米(mm)]的有:AV10、V10、AV13、V13、AV17、V15、AV22、20A、2/AV10、2/AV13、2/AV15;表示内周长[单位为英寸(in)]的有:AX、BX、CX、A、B 、C;表示基准长度[单位为毫米(mm)]的有:XPZ、XPA、XPB、XPC;表示10倍有效长度[单位为英寸(in)]的有:3VX、5VX。
示例:
4.1.1.3 结构
V带的结构型式可分为包边V带、切边V带。切边V带又分为普通切边V带、有齿切边V带和底胶夹布切边V带三种,如图1所示。
说明:
1—胶帆布; 5—芯绳;
2—顶部; 6—底胶;
3—顶胶; 7—底布;
4—缓冲胶; 8—底胶夹布。
图1 V带结构
4.1.2 要求
4.1.2.1 外观质量
V带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V带外观质量要求
V带类别 |
缺陷名称 |
要 求 |
包边V带 |
带角胶帆布破损 |
外胶帆布每边累计破损长度不超过带长的30% (内胶布不允许有) |
鼓泡 |
不允许 |
|
胶帆布搭缝脱开 |
||
带身压偏 |
||
切边V带 |
飞边 |
顶面单侧飞边不得超过0.5mm |
鼓泡 |
不允许 |
|
带偏、开裂 |
4.1.2.2 尺寸
4.1.2.2.1 截面尺寸
V带的截面尺寸见图2和表2。
表2 V带截面尺寸
型号 |
类型 |
顶宽sa mm |
高度ba mm |
角度0a (°) |
AV10、V10 |
切边带 |
9.6~10.6 |
7.4~8.6 |
34~40 |
AV13、V13 |
11.7~13.0 |
8.3~9.5 |
34~40 |
|
AV17、V15 |
16.1~17.2 |
10.4~11.6 |
34~40 |
|
AV22 |
21.5~22.4 |
11.0~12.6 |
34~40 |
|
20A |
21.5~21.9 |
11.0~12.6 |
34~40 |
|
AX |
11.7~12.5 |
8.5~9.7 |
34~40 |
|
BX |
15.4~16.2 |
11.0~12.2 |
34~40 |
|
CX |
21.6~22.4 |
13.2~14.8 |
34~40 |
|
XPZ、3VX |
8.8~9.6 |
8.0~9.2 |
34~40 |
|
XPA |
11.5~12.3 |
9.4~10.6 |
34~40 |
|
XPB、5VX |
14.3~15.1 |
13.0~14.4 |
34~40 |
|
XPC |
20.5~21.3 |
16.5~18.5 |
34~40 |
|
2/AV10 |
19.8~22.6 |
9.8~11.0 |
34~40 |
|
2/AV13 |
28.3~29.1 |
9.9~11.1 |
34~40 |
|
2/AV15 |
34.6~36.2 |
12.2~13.8 |
34~40 |
|
A |
包边带 |
12.3~14.1 |
8.1~9.3 |
34~40 |
B |
16.0~16.8 |
10.0~11.4 |
34~40 |
|
C |
22.0~22.8 |
13.2~14.6 |
34~40 |
|
a V带顶宽、高度和角度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
4.1.2.2.2 有效长度
V带的有效长度及公差见表3。
表3 V带有效长度 单位为毫米
V带有效长度公称值 Le |
有效长度 极限偏差 |
中心距 极限偏差 |
中心距变化量 CDV |
配组差 (适用带型) |
≤1 000 |
±6.0 |
±3.0 |
1.2 |
≤2.0(AV10~20A) ≤3.6(A、AX~XPC) |
1 000<Le≤1 200 |
±8.0 |
±4.0 |
1.6 |
|
1 200<Le≤1 400 |
±9.0 |
±4.5 |
1.6 |
|
1 400<Le≤1 500 |
±10.0 |
±5.0 |
1.6 |
表3 V带有效长度(续)
V带有效长度公称值 Le |
有效长度 极限偏差 |
中心距 极限偏差 |
中心距变化量 CDV |
配组差 (适用带型) |
1 500<Le≤1 600 |
±10.0 |
±5.0 |
1.6 |
≤2.6(AV10~20A) ≤3.6(A、AX~XPC) |
1 600<Le≤2 000 |
±11.0 |
±5.5 |
1.6 |
|
2 000<Le≤2 540 |
±12.0 |
±6.0 |
2 |
≤3.0(AV10~20A) ≤4.0(A、AX~XPC) |
>2 540 |
±15.0 |
±7.5 |
2 |
|
注:配组差为有效长度之差。 |
4.1.2.2.3 露出高度
V带的露出高度一般为0<h<2.4,如图3所示,其公差见表4。
说明:
h—露出高度;de—带轮有效直径。
图3 V带露出高度
表4 V带露出高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型号 |
露出高度极限偏差 |
AV10、V10、AV13、V13、AV17、V15 |
0~3.0 |
AV22、20A |
0~3.4 |
2/AV10、2/AV13、2/AV15 |
2.8~6.2 |
AX、BX、CX |
0~2.0 |
A、B、C |
-1~3.0 |
XPZ、3VX、XPA、XPB、5VX、XPC |
-0.5~2.5 |
4.1.2.3 物理性能
V带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V带物理性能
型号 |
硬度a 邵氏A |
拉伸性能 |
||
拉升强度(min) N |
伸长率(max) |
|||
% |
测量力 N |
|||
AV10、V10 |
88±5 |
2 260 |
3.5 |
800 |
AV13、V13 |
3 150 |
3.5 |
1 400 |
|
AV17、V15 |
4 420 |
6 |
2 400 |
表5 V带物理性能(续)
型号 |
硬度a 邵氏A |
拉伸性能 |
||
拉伸强度(min) N |
伸长率(max) |
|||
% |
测量力 N |
|||
AV22、20A |
88±5 |
7 060 |
6 |
4 000 |
2/AV10 |
4 520 |
3.5 |
1 600 |
|
2/AV13 |
6 300 |
3.5 |
2 800 |
|
2/AV15 |
8 840 |
6 |
4 800 |
|
A、AX |
3 000 |
8 |
2 350 |
|
B、BX |
4 800 |
8 |
4 310 |
|
C、CX |
9 000 |
8 |
7 850 |
|
XPZ、3VX |
2 000 |
8 |
1 960 |
|
XPA |
3 000 |
8 |
2 350 |
|
XPB、5VX |
4 800 |
8 |
4 310 |
|
XPC |
9 000 |
8 |
7 850 |
|
a 包边带A、B、C不测硬度。 |
4.1.2.4 耐高温性能
V带按GB/T 12732规定,经70h耐高温性能试验后,表面应无裂纹或失效。
4.1.2.5 耐低温性能
V带按GB/T 12732 规定,经70h 耐低温性能试验后,表面应无裂纹或失效。
4.1.2.6 疲劳寿命
V带按GB/T 11545 规定,再固定负荷下,经疲劳试验后(见表6),应无失效或无需第二次张紧(24h中心距变化率不大于2.0%)。
表6 V带疲劳寿命 单位为小时
型 号 |
疲劳寿命(min) |
AV10、V10、AV13、V13、AV17、V15、AV22、20A、2/AV10、2/AV13、2/AV15 |
80 |
AX、BX、CX、XPZ、3VX、XPA、XPB、5VX、XPC |
80 |
A、B、C |
50 |
4.2 多楔带
4.2.1 分类
4.2.1.1 型号
多楔带按截面尺寸分为PH、PJ、PK、PL和PM型。内燃机附件传动系统主要采用PK型多楔带,楔数可分为3或3以上。
4.2.1.2 标记
PK带标记按下列顺序的数字和字母来表征:
a)第1组数字表示楔数;
b)第2组字母表示型号;
c)第3组数字表示有效长度,单位为毫米(mm)。
示例:
4.2.1.3 结构
PK带结构如图4所示。
说明:
1—纤维织物或合成橡胶; 3—粘结胶;
2—合成纤维帘线; 4—合成橡胶。
图4 PK带结构
4.2.2 要求
4.2.2.1 外观质量
PK带外观应无扭曲、变形、破皮、疵点、针眼和异物等缺陷。
4.2.2.2 尺寸
4.2.2.2.1 截面尺寸
PK带的截面尺寸见图5和表7。
图5 PK带截面
表7 PK带截面尺寸 单位为毫米
参数 |
符号 |
尺寸 |
PK 带两边楔距 |
Sb2 |
3.56±0.3或3.13±0.3 |
PK 带中间楔距 |
Sb1 |
3.56±0.1 |
带宽 |
Wb |
(n-2)Sb1+2Sb2±0.4a |
楔角 |
Ab |
40º±3º或42º±3ºb |
楔底圆弧半径(max) |
Rb |
0.3 |
带高(近似值) |
Db |
3.8~4.8 |
a n为PK带楔数。 b 42º±3º用于磨损后的带轮。 |
4.2.2.2.2 有效长度和中心距变化量
PK带的有效长度极限偏差和中心距变化量见8,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8 PK带有效长度极限偏差和中心距变化量 单位为毫米
PK带有效长度公称值Le |
有效长度极限偏差 |
中心距变化量CDV |
≤1 000 |
±5.0 |
≤0.8 |
1 000<Le≤1 200 |
±6.0 |
|
1 200<Le≤1 500 |
±8.0 |
|
1 500<Le≤2 000 |
±9.0 |
|
2 000<Le≤2 500 |
±10.0 |
|
>2 500 |
±11.0 |
4.2.2.2.3 露出高度
PK带露出高度如图6所示,其极限偏差为±0.25mm。
图6 PK带露出高度
4.2.2.3 物理性能
PK 带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PK带物理性能
楔数 |
硬度 邵氏A |
拉伸性能 |
|||
拉伸强度(min) N |
参考力伸长率b |
||||
氯丁橡胶 |
三元 乙丙橡胶 |
% |
参考力 N |
||
3 |
78~85 |
75~95 |
≥2 400 |
≤3.0 |
750 |
4 |
≥3 200 |
1 000 |
|||
na(≥5) |
≥800n |
250n |
|||
a n为PK带楔数。 b 尼龙线绳PK带无需测伸长率。 |
4.2.2.4 耐高温性能
PK带参照GB/T 13552的规定,经70h高温(100℃)试验,表面应无数裂纹或失效。
4.2.2.5 耐低温性能
PK带参照GB/T 13552的规定,将高温试验中用过的式样经70h低温(-30℃)试验,表面应无裂
纹或失效。
4.2.2.6 高温疲劳性能
PK带参照GB/T 13552的规定,在规定负荷和规定温度下,经规定时间疲劳试验(见表10)后应无失效或无需第二次张紧(24h中心距变化率不大于2.0%)。
表10 PK带疲劳寿命
结 构 |
温度 ℃ |
寿命 h |
氯丁橡胶 |
85 |
≥100 |
三元乙丙橡胶 |
100 |
≥150 |
4.2.2.7 动态磨耗
PK带在规定载荷和滑动率情况下,运转24 h,其质量变化率应≤3%。
5 带轮
5.1 V带轮
5.1.1 分类
5.1.1.1 型号
V带轮按截面尺寸分为AV10、V10、AV13、V13、AV17、V15、AV22、20A、A、AX、B、BX、C、CX、XPZ、3VX、XPZ、XPB、5VX、XPC等型号。
5.1.1.2 标记
V带轮标记按下列顺序的数字和字母来表征:
a)第1组数字表示有效直径[单位为毫米(mm)]的有:AV10、V10、AV13、V13、AV17、V15、AV22、
20A;表示基准直径[单位为英寸(in)]的有:AX、BX、CX、A、B、C;表示基准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的有:XPZ、XPA、XPB、XPC;表示有效直径[单位为英寸(in)]的有:3VX、5VX。
b)第2组数字表示槽数。
c)第3组字母和数字表示槽型。
示例:
对于由不同轮槽组成的组合轮,则将个轮槽要素依次标记如下:
90×1AV13-67×1AV10
5.1.2 要求
5.1.2.1 外观质量
V带轮表面应无磕碰伤、裂纹、压偏和剥落等缺陷。
5.1.2.2 槽型尺寸
单槽和多槽带轮的槽型尺寸及公差,见图7、图8和表11、表12
说明:
dp—节径;da—基准直径;de—有效直径。
图7 单槽V带轮槽型
图8 多槽V带轮槽型
表11 车用V带轮槽尺寸
参数 |
符号 |
槽型 |
|||||||
AV10 |
V10 |
AV13 |
V13 |
AV17 |
V15 |
AV22 |
20A |
||
轮槽有效宽a,b mm |
We |
9.7 |
9.5 |
12.7 |
11.7 |
16.8 |
15.4 |
21.5 |
20 |
槽角c,b(°)(带轮有效直径mm) |
a |
34° (de<57) |
34° (de<70) |
34° (de<70) |
34° (de<90) |
34° (de<102) |
34° (de<110) |
34° (de<132) |
34° (de<114) |
34° (de≥57) |
34° (de≥70) |
34° (de≥70) |
34° (de≥90) |
34° (de≥102) |
34° (de≥110) |
34° (de≥132) |
34° (de≥114) |
||
38° (de≥125) |
38° (de≥150) |
38° (de≥152) |
|||||||
最小槽深e mm |
p |
11 |
11 |
13.8 |
13.8 |
16 |
16 |
19 |
19 |
轮槽顶部侧面 最小圆角半径 mm |
r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检验圆球或 圆柱直径 mm |
d |
7.95 |
7.95 |
11.127 |
11.124 |
14.288 |
14.288 |
19.775 |
19.775 |
修正项 mm |
2X |
3.6 |
4.5 |
8 |
11.1 |
8.8 |
13.1 |
17.6 |
22.2 |
槽间距b mm |
e |
12.5 |
12.5 |
16.0 |
16.0 |
19.0 |
19.0 |
25.5 |
25.5 |
轮槽与轮端面距离mm |
f |
8 |
8 |
10 |
10 |
15 |
15 |
18 |
18 |
a 并联带2/AV15带轮的有效槽宽推荐为16.3mm,其他尺寸参考V15轮槽。2/AV10和2/AV13带轮的有效槽宽分别等同AV10和AV13。 b 当使用并联带时,轮槽有效宽和槽间距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轮槽侧面应光滑。 c 测量径向和轴向圆跳动,应分别测出带轮旋转1周时,检验圆球再弹力作用下沿轮槽移动的总读数。 d 如槽底选用元角型,则应位于深度P以下。 c 轮槽横截面的对称轴线与通过带轮轴线的半平面的夹角应为90°±2°。 |
表12 非车用V带轮轮槽尺寸
参数 |
符号 |
槽型 |
||||||
A、AX |
B、BX |
C、CX |
XPZ、3VX |
XPZ |
XPB、5VX |
XPC |
||
轮槽有效宽 mm |
We |
12.45 |
16.0 |
22.3 |
8.89 |
12.45 |
15.24 |
22.3 |
槽角a,b,c(°) (带轮基准直径 mm) |
a |
34° (da≤118) |
34° (da≤190) |
34° (da≤315) |
34° (da≤80) |
34° (da≤118) |
34° (da≤190) |
34° (da≤315) |
34° (da≤118) |
34° (da≤190) |
34° (da≤315) |
34° (da≤80) |
34° (da≤118) |
34° (da≤190) |
34° (da≤315) |
||
基准宽度 mm |
Wa |
11 |
14 |
19 |
8.5 |
11 |
14 |
19 |
基准位置 mm |
ba |
≥2.75 |
≥3.5 |
≥4.8 |
≥2 |
≥2.75 |
≥3.5 |
≥4.8 |
最小槽深d mm |
P |
12.45 |
14.3 |
19.1 |
11.0 |
13.75 |
17.5 |
23.8 |
轮槽顶部侧面小 圆角半径 mm |
r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检验圆球或圆柱直径 mm
|
d |
11.124 |
14.288 |
19.775 |
7.95 |
11.124 |
14.288 |
19.775 |
修正项 mm |
2X |
8.4(34°) |
10.8(34°) |
14.5(34°) |
6.6(34°) |
8.4(34°) |
13.9(34°) |
14.5(34°) |
槽间距 mm |
e |
15 |
19 |
25.5 |
10.3 |
15.0 |
19.0 |
25.5 |
轮槽与轮端面距离 mm |
f |
9 |
11.5 |
16 |
7 |
9 |
11.5 |
16 |
a 轮槽侧面应光滑。 b 测量径向和轴向圆跳动,应分别测出带轮转1周时,检验圆球或圆柱在弹力作用下沿轮槽移动的总读数。 c 轮槽横截面的对称轴线与通过带轮轴线的半平面的夹角应为90°±2°。 d 如槽底选用圆角形,则应位于深度P一下。 |
5.1.2.3 有效直径
V带轮的有效直径de用放置在轮槽180°方向上的两个检验圆球(∅d)外缘处的带轮直径K来表示,见图7、图8、表11和表12。
K =de + 2X
对单槽带轮,K的最大差值为±0.6mm。
对具有相同直径的多槽带轮,K的最大差值为0.01mm/5mm直径。
当直径≥152mm时,K的最大差值为0.3mm。
5.1.2.4 径向和轴向圆跳动
带轮的径向和轴向圆跳动不得超过0.25mm。
5.1.2.5 槽间距
5.1.2.5.1 两相邻轮槽截面中心线间距离e见表11和表12 ,极限偏差见GB/T 10412 。
5.1.2.5.2 任意两相邻轮槽截面中心线间距离e的累积极限偏差见GB/T 10412 。
5.1.2.5.3 轮槽中心线与带轮端面距离f见表11和表12,极限偏差见 GB/T 10412 。
5.1.2.6 轮槽表面粗糙度
轮槽表面粗糙度应符合 GB/T 11357的规定,Ra≤3.2um。
5.1.2.7 材质和平衡
V带轮的材质和平衡应符合 GB/T 11357的规定。
5.2 多楔带轮
5.2.1 分类
5.2.1.1 型 号
多楔带轮按截面尺寸分为PH、PJ、PK、PL和PM型。内燃机附件传动系统多采用PK型多楔带轮,楔数可分为3或3以上。
5.2.1.2 标记
PK带轮标记按下列顺序的数字和字母来表征:
a)第1字母"P"表示带轮;
b)第2组数字表示带轮槽数;
c)第3组字母表示槽型;
d)第4组数字表示有效直径,单位为亳米(mm)。
示例:
5.2.2 要求
5.2.2.1 外观质量
PK带轮表面应无磕碰伤、裂纹、压偏、剥落等缺陷。
5.2.2.2 槽形尺寸
轮槽尽寸和公差见图9、图10和表13。
说明:
1—轮槽槽顶轮廓线可位于该区域的任何部位,再与轮槽两侧相切的最小30°圆弧区应有过度圆角rt;
2—槽底rb以下形状任选。
图9 PK带轮槽型
说明:
de—有效直径; do—外径;
K—检验圆柱(或圆柱)外援带轮直径; d—检验圆球或圆柱直径。
图10 PK带轮直径
表13 PK带轮轮槽尺寸 单位为毫米
参 数 |
符 号 |
尺 寸 |
槽间距 |
e |
3.56±0.05a,b |
测量用槽角c |
a |
40°±0°15’ |
测试和实用槽角c |
a |
40°±1°或37°±1°c |
槽顶圆弧半径 |
rt |
0.25 |
槽底圆弧半径 |
rb |
0.5 |
表13 PK带轮轮槽尺寸(续)
参数 |
符号 |
尺寸 |
测量圆球或圆柱直径 |
d |
2.5±0.01 |
修正项(公称值) |
2X |
0.99 |
圆球或圆柱外缘到带轮外径距离d(max) |
2N |
1.68 |
轮槽与轮端面距离(min) |
f |
2.5 |
a e的公差适用于两相邻轮槽中心线的槽间距。 b 所有槽间距e的累积偏差不得超过±0.3。 c 轮槽中心线与带轮轴线夹角为90°±0.5°。 d N值与带轮公称值径无关,仅指在带轮检验圆球或圆柱外缘处的实测值。 c PK带轮圆球(或圆柱)外缘带轮直径K小于70mm,对应的槽角为37°±1°;PK带轮圆球(或圆柱)外缘带轮直径K大于或等于70mm,对应的槽角为40°±1°。 |
5.2.2.3 最小有效直径
PK带轮有效直径de的最小推荐值为45mm。
5.2.2.4 成品带轮公差
5.2.2.4.1 总则
槽型、直径和圆跳的公差系指在表面无涂层的成品带轮上的检验值。
5.2.2.4.2 各槽有效直径最大差值
同一带轮不同轮槽间有效直径的最大差值见表14,该值是指各轮槽内检验用圆球或圆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差值。
表14 槽间直径差值
有效直径de |
槽数n |
直径最大差值 |
de≤74 |
n≤6 |
0.1 |
n>6 |
槽数每增加1,增加0.003 |
|
74<de≤500 |
n≤10 |
0.15 |
n>10 |
槽数每增加1,增加0.005 |
|
de>500 |
n≤10 |
0.25 |
n>10 |
槽数每增加1,增加0.01 |
5.2.2.4.3 轮槽径向圆跳动
轮槽径向圆跳动公差见表15。
表15 径向圆跳动公差
有效直径de |
公差值 |
de≤74 |
0.13 |
74<de≤250 |
0.25 |
de>250 |
每增加1mm,增加0.0004 |
5.2.2.4.4 轮槽轴向圆跳动
带轮每毫米有效直径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002mm。
5.2.2.4.5 检验用圆球(或圆柱)外缘带轮直径
检验用圆球外缘处带轮直径公差不得超过表16的规定值。
表16 圆球(或圆柱)外缘带轮直径的极限偏差
圆球(或圆柱)外缘带轮直径K |
极限偏差 |
k≤75 |
±0.3 |
75<k≤200 |
±0.6 |
k>200 |
每增加25mm,增加±0.1 |
5.2.2.4.6 轮槽表面粗糙度
轮槽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 11357的规定,Ra≤3.2um。
5.2.2.5 节径
PK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由PK带的节面位置确定(见图11)。其值稍大于有效直径。节径的精确值系将所用PK带安装在带轮上测得。
本部分以有效线差be表示对节径的要求。PK带轮的有效线差公称值为2mm,可用于估算传动比。
说明:
de—有效直径;be—有效线差;dp—节径。
图11 节径的确定
5.2.2.6 材质和平衡
带轮的材质和平衡应符合GB/T 11357的规定。
6 张紧器
6.1 分类
为了保证附件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整个传动系统往往包含下列单元:
a) 惰轮单元:由惰轮轴承和具有固定及增加传动带包角功能的相关零件组成的部件;
b) 张紧器单元:由张紧器轴承和相关零件组成的部件,除具备惰轮单元的功能外,还具有调节传
动带张紧力和补偿带长度的功能;
c) 自动张紧器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可随着传动带的松紧而自动调节传动带张紧力,使传动带的张
紧力保持在一定范围的张紧部件;
d)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单元:在工作过程中采用机械弹簧和机械摩擦块结构以产生张力的自动张紧部件
e) 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单元:在工作过程中采用液压杆结构以产生张力的自动张紧部件。
6.1.1 型号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按结构型式可分为长臂、短臂、侧边固定型等型号,如图12所示。
6.1.2 标记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标记按列顺序的数字和字母来表征:
a)第1组字母表示机械自动张紧器;
b)第1组字母和数字表示臂型和臂长;
c)第3组字母和数字表永带轮类型(其中P为平带轮、X为多楔带轮)、带轮直径和槽数。
示例:
6.1.3 结构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结构如图13所示。
6.2 要求
6.2.1 外观质量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外观应无明显裂纹和磕碰,带轮表面无刮伤、锐边、毛刺等缺陷。
6.2.2 基本性能
6.2.2.1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弹簧扭矩(张紧器静态扭矩特性)
张紧器静态时弹出扭矩输出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其公差一般为弹簧标定扭矩的±10%,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
说明:
1—安装螺栓; 6—弹簧;
2—轴; 7—基座;
3—称套; 8—带轮螺栓;
4—摇臂; 9—防尘盖;
5—摩擦块; 10—带轮总成。
图13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结构
说明:
α—张紧器未装带时自由状态摆角; β—张紧器安装公称带长后摆角;
Γ—张紧器摇臂挡块装带时所需摆角; ∆—张紧器摆角总行程;
ε—张紧器运行范围; S—带最小位置;
L—带最大位置; D—发动机带轮直径;
EHR—发动机水平基准。
图16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特性
6.2.2.2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摩擦块阻尼(张紧器动态扭矩特性)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动态时有摩擦块输出的阻尼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张紧器动态扭矩和阻尼特性如图17所示,张紧器的阻尼率和阻尼功按式(1)~式(4)计算:
式中:
Dus—上行程阻尼率;
Tus—张紧器上行程扭矩;
Tsp—张紧器弹簧所产生的扭矩(不考虑摩擦块产生的扭矩);
Dds—下行程阻尼率;
Tds—张紧器下行程扭矩;
Dav—平均阻尼率;
W—阻尼率;
S—张紧器行程。
对常规对称阻尼型张紧器(图17中DB/DC=1)的平均阻尼率一般为20%~60%,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图17 张紧器动态扭矩输出
6.2.2.3 轴承座偏移量(BSH)
轴承座到张紧器安装平面的距离(见图18)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公差一般为±1mm。
6.2.2.4 轴承座平行度(BSA)
张紧器在工作位置时,轴承座平面相对于基准面的倾斜角(见图19)应控制在传动带所要求的范围内,一般不大于1°,以保证装配好轴承和带轮后,张紧器附件传动系统带能正常运行。该要求可以转换成平行度进行测量。
图19 轴承座平面倾斜角示意
6.2.3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安全性能
6.2.3.1 扳动强度试验(方孔测试)
将张紧器总成安装在测试夹具上,按照SAE J2436的规定,用扭力扳手扳动张紧器上装带用螺栓或方孔(见图13),装带用螺栓不得滑牙或方孔不得损坏。
6.2.3.2 瞬间松开试验
将装有带轮的张紧器总成安装在试验夹具上,按照SAE J2436的规定,突然松开摇臂,使其从最大行程位置回复至自由位置,不得有任何损坏。
6.2.3.3 安全跌落试验
将张紧器总成按照SAE J2436的要求,从规定高度跌落至水泥地面,张紧器总成,除带轮外,应完整无损。
6.2.4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耐久性能
6.2.4.1 张紧器高温耐污性能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经150 h高温粉尘耐久试验和150 h常温盐雾耐久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耐久试验前后噪声应在同一水平;
b)
耐久试验前后轴承座高度的偏移量不得超过0.80mm;
c)耐久试验前后轴承座倾角的变化量不得超过0.5;
d)耐久试验前后弹簧扭矩的变化不得超过±15%;
e)耐久试验前后摩擦块阻尼应保持在设计规定的最小和最大限值范围内。
6.2.4.2 张紧器带轮和轴承耐久性能
张紧器带轮和轴承应在客户要求的使用条件下,符合JB/T 10859的规定。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每件产品上应有冲洗不掉的明显标志,包括:
a)规格;
b)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c)生产日期。
7.2 包装
产品应用纸套或塑料薄膜包装,每批应附有合格证书。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编号和箱号。
7.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阳光直射或雨雪浸淋,防止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等影可产品性能的物质接触,防止机械损伤,不得过于弯曲和挤压,并距热源1m以外。
7.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热源,防止挤压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