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电机组用发动机性能数据表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中国.湖北.襄樊
|
发动机型号
QSL8.9-G30
FR97764
|
FR97764 @ 1500 RPM
|
||
发动机配置号
D563035GX03
|
性能控制部件号
CPL:5352
|
发布日期
2016/7/15
|
发动机型号:QSL8.9-G30
适用范围:康明斯发电机组
康明斯柴油机的特点:
• 秉承原装产品可靠性的同时兼顾国内客户的专属性(可二次开发)。
• 集成式油水管路替代传统软管,消除了渗漏隐患。
• 采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更好,噪音更低。
• 采用旁通式增压器,低转速下增压更顺畅,高转速下功率输出更平稳。
• 可采用发动机后端动力输出装置,增强远程设备的操控能力。
• 冷启动性好,即使在高寒地区也可轻松启动;燃油适应性强。
• 三级燃滤保证均衡的微粒分散水平,保护燃油系统主要部件。
排放标准:
中国III阶段(国三)
|
![]() |
基本数据
|
|||||||||
压缩比:16.8:1
缸径:116.5mm
冲程:144.5
调速率:≤3%
|
吸气方式:涡轮增压、空空中冷
排量:8.9 L
缸数:6
燃油系统: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
||||||||
*各功率定义依照AEB26.02。
|
|||||||||
发动机转速
|
备用功率
|
基本输出功率
|
持续功率
|
||||||
RPM
|
bhp
|
kW
|
bhp
|
kW
|
bhp
|
kW
|
|||
1500
|
443
|
331
|
403
|
301
|
241
|
180
|
|||
1500rpm发动机性能数据
|
|
||||||||
输出功率
|
燃油消耗
|
![]() |
|||||||
%
|
bhp
|
kW
|
g/kW.h
|
L/h
|
|||||
备用功率
|
|
|
|
||||||
100
|
443
|
331
|
199
|
76.6
|
|||||
基本输出功率
|
|
|
|
||||||
100
|
403
|
301
|
196
|
68.6
|
|||||
75
|
302
|
226
|
199
|
52.2
|
|||||
50
|
202
|
151
|
215
|
37.6
|
|||||
25
|
101
|
75
|
234
|
20.5
|
|||||
持续功率
|
|
|
|
||||||
70
|
241
|
180
|
225
|
47.1
|
|||||
以上性能数据在大气压力100kPa,进气温度25℃,海拔高度80m,使用标准0#柴油下,按照GB/T18297试验条件获得。
试验时,发动机不带空气压缩机、发电机、风扇、选装件及驱动件;试验条件为进气阻力3.0kPa, 排气阻力8kPa。发动机运转最高海拔高度建议不高于4500m。
|
典型发动机数据
|
||
概要
|
|
|
|
发动机形式
|
直列6缸、四冲程
|
|
进气形式
|
涡轮增压
|
|
压缩比
|
16.8:1
|
|
点火顺序
|
1-5-3-6-2-4
|
|
缸径 x 冲程 mm
|
116.5 x 144.5
|
|
排量 L
|
8.9
|
|
低怠速RPM
|
800
|
|
建议最大应用海拔高度m
|
4500
|
|
干重
|
无
|
|
湿重
|
824
|
|
重心距缸体前端面距离mm
|
437
|
|
重心距曲轴中心线距离(曲轴之上)mm
|
182
|
|
发动机旋转惯量(带飞轮)kg ·m2
|
0.72
|
发动机安装
|
|
|
|
缸体后端面允许最大(静态)弯矩N.m
|
1356
|
进气系统
|
|
|
|
推荐的发动机进气总管内径 mm
|
102
|
|
推荐的中冷系统最小等效内径 mm
|
100
|
|
环境与增压器进气口之间的最大进气温升 ℃
|
17
|
|
环境温度25℃时和进气歧管之间的最大进气温升 ℃
|
25
|
|
不会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的最大中冷后温(海平面时) ℃
|
60
|
|
中冷后温报警温度(发动机保护) ℃
|
无
|
|
最大允许进气阻力
|
|
|
——净滤芯.......kPa
|
3.0
|
|
——脏滤芯......kPa
|
5.0
|
|
最大中冷系统阻力 kPa
|
10
|
|
静音工况空滤器进气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升最大值 ℃
|
5
|
|
*进气系统管路无锐角,无干涉,进气口远离热源
|
|
排气系统
|
|
|
|
最大排气背压kPa
|
8
|
|
排气口法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止弯矩N.m
|
190
|
|
推荐排气管最小内径
|
100
|
|
排气口法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止弯矩
|
|
|
*消音器需紧固在发电机组上,与排气弯管需用柔性连接,增压器与排气歧管严禁使用隔热材料包裹。
|
|
润滑系统
|
|
|
|
正常运行机油压力范围
|
|
|
——怠速最低油压kPa
|
69
|
|
——热机时通常油压范围kPa
|
330.9~391
|
|
全润滑系统容积 litre
|
28.1
|
|
润滑系最大流速 L/min
|
7.5
|
|
*润滑系统必须使用CH-4及以上级别机油。需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并严格按照保养周期要求对发动机进行维护
|
|
冷却系统
|
|
|
|
发动机冷却液容积(仅发动机)litre
|
11
|
|
节温器标准调节温度(范围) ℃
|
82
|
|
节温器全开温度 ℃
|
92
|
|
最高冷却液温度(发动机出口)℃
|
107
|
|
最低冷却液温度 ℃
|
71
|
|
冷却液报警温度 ℃
|
107
|
|
允许的最大压力盖压力 kPa
|
131
|
|
允许的最小压力盖压力 kPa
|
90
|
|
外部冷却系统最大阻力 kPa
|
34.5
|
|
最大除气时间min
|
25
|
|
最低加水速率L/min
|
19
|
|
最大冷却液膨胀容积(占冷却系统容量的百分比)%
|
12
|
|
最小冷却液膨胀容积(占冷却系统总容积的百分比) %
|
6
|
|
水箱芯体进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升 ℃
|
10
|
|
箱体最高排风阻力 kPa
|
0.125
|
|
*闭式工况,箱体有效通风面积不小于水箱通风面积的1.1倍;冷却散热舱与发动机舱有效隔断,不允许有热风回流。
|
|
燃油系统
|
|
|
|
燃油泵系统类型
|
电控高压共轨
|
|
最大燃油供油阻力(干净滤清器, OEM端)kPa
|
20
|
|
最大燃油回油阻力kPa
|
70
|
|
油箱最小放油能力 L/s
|
0.1
|
|
最高燃油温度(在输油泵进口处) ℃
|
70
|
|
最大燃油散热损耗 KW
|
无
|
|
最大燃油设计流量 kg/h
|
64
|
|
燃油进油管路最小内径 mm
|
10
|
|
燃油回油管路最小内径 mm
|
8
|
|
油箱吸油口距离底面最小距离 mm
|
25
|
|
油箱进回油口在水平面投影最小距离 mm
|
300
|
|
油箱与发动机进油口最大落差 mm
|
1500
|
|
*发动机进回油管路接头需采用锥面螺纹密封,油管采用硬质耐油橡胶管,进油必需按要求加装燃油预滤;油箱设计需有排污口和通风孔。
|
|
电气系统
|
|
|
|
系统电压volt
|
24V
|
|
最小被推荐的电瓶容量,不低于-18℃的温度
|
|
|
冷启动电流CCA
|
750
|
|
电瓶容量 min
|
130
|
冷起动系统
|
|
|
|
无辅助起动装置时的最低冷起动温度 ℃
|
-10
|
|
带进气预热时的最低冷起动温度(发动机不带载) ℃
|
-35
|
排放数据
|
|
|
|
按照GB 20891-2014 进行气体排放检测,额定转速1500时:
|
|
|
——Nox+HC......g/kW .h
|
3.803
|
|
——CO..............g/kW .h
|
1.534
|
|
——颗粒物......g/kW .h
|
0.096
|
其他说明
|
悬置支撑及传动性匹配:
*机组需选用规格合适的减震软垫,减震垫载荷能力不小于减震垫上最大静态质量载荷的1.2倍。
*发电机与动力单元功率相匹配。
|
|
|
启动和电器系统:
*充电发电机接正极接线柱B+和励磁接线柱D+(或L端子),必须连接机组监控仪励磁输出端口或串联充电指示灯 (励磁电流65~85mA)连接至蓄电池正极。
*发动机接地可靠,接头处没有虚接、腐蚀等隐患。
|
|
|
ECM控制系统要求:
*ECM模块避免安装在电磁、震动、冷热冲击较强的区域。
*ECM模块线束的布置需远离尖锐物和高温区域。
*整机电焊作业时,必须断开ECM和所有线束的连接。
*发动机参数及信息只允许通过ECM模块读取,严禁加装其它传感器。
*ECM的OEM端口,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线束,严禁更改发动机端线束和出厂功能设置。
|
|
|
电特性等级功率修正说明:
*满足G3电站等级的高海拔功率修正: 2000米以下无需修正; 2000米以上,每升高300米,功率下降4%;
*满足G3电站等级的高温功率修正:环境温度40℃以下无需修正, 40℃以上每升高10℃,功率下降3%。
|
|
所有数据根据GB18297 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获得
• 大气压力为100kpa
• 进气温度为25摄氏度
• 海拔高度为80m
• 空气湿度为50%
试验时,发动机不带空气压缩机、发电机、风扇、选装件及驱动件;稳态时,所有数据允差范围为±5%.
|
性能数据
|
备用功率
|
额定功率
|
发动机转速rpm
|
1500
|
1500
|
输出功率 KW
|
331
|
159
|
扭矩 N.m
|
2107
|
1012
|
平均有效压力 kPa
|
2975
|
1429
|
活塞速度 m/s
|
8.15
|
8.15
|
摩擦损失功率 kW
|
31
|
8.4
|
冷却液流量 L/min
|
180
|
168
|
燃油消耗量 kg/h
|
65.9
|
32.6
|
进气流量m3/min
|
18.36
|
9.92
|
排气温度 ℃
|
523
|
539
|
排气流量kg/min
|
22.76
|
12.24
|
空燃比
|
19.74
|
21.54
|
热损失功-环境 KW
|
53.68
|
25.78
|
热损失功-冷却液 KW
|
131
|
44
|
热损失功-排气 KW
|
286.27
|
137.51
|
热损失功-燃油* KW
|
5
|
5
|
热损失功- 中冷器 KW
|
56
|
38
|
增压器压后压力 kPa
|
238
|
187
|
增压空气流量kg/min
|
21.7
|
11.7
|
增压器压后温度 ℃
|
205
|
171
|
![]() QSL8.9系列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海拔升高备用功率下降曲线
|
![]() QSL8.9系列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海拔升高常用功率下降曲线
|
![]() QSL8.9系列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海拔升高持续功率下降曲线
|
![]() QSL8.9-G30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外形尺寸平面图
|
![]() QSL8.9-G30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外形侧视三维图
|
![]() QSL8.9-G30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外形后视三维图
|
发电机组用发动机功率应用指南
该指南用于指导交流发电机组选择安装合适功率应用的发电机组用发动机。本指南中的发电机组用发动机不适用于变转速直流发电机组应用。
● 备用功率(STANDBY POWER RATING)
——仅用于应急电站,提供紧急电源。不具备超负载能力。每年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200小时且平均负荷不超过备用功率的80%。其中在备用功率点运行每年不超过25小时。
● 持续功率(CONTINUOUS POWER RATING)
——用于提供公用电源。每年在恒定的100%持续功率负荷上不限时运行。不具备超负荷能力。
● 基本功率(PRIME POWER RATING)
——用于提供电力来替代商业电力。应用于以下两种类别:
○ 不限时运行常用功率(UNLIMITED TIME RUNNING PRIME POWER)
每年在可变负载的情况下无时间限制的运行。在任意连续的250小时运行周期内,可变负载的平均负荷不超过常用功率的70%。
每年在100%常用功率工况运行时间不超过500小时。
在任意连续的12小时运行周期内允许超负荷10%运行1小时。每年在超负荷10%功率运行时间不得超过25小时。
○ 限时运行常用功率(LIMITED TIME RUNNING PRIME POWER)
每年在恒定负载的情况下有限时间内的运行。发动机在不超过常用功率的负荷下每年可能运行750小时。任何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恒定的高负荷下运行都将会减少。每年超过750小时的恒定负载运行都应该使用持续功率机型。
以上所有的数据均是基于柴油发电机组带燃油泵、水泵、机油泵、空滤器和消声器运转时获得的,但不带有充电机、空压机、风扇、选用设备和驱动件。
以上所有的数据都是基于ISO 3046标准参考的条件—海拔110m(361ft),大气压力100kPa(29.53inHg),进气温度25℃ (77°F),相对湿度30%,使用标准No.2号柴油或符合ASTM D975的柴油。